随着报考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上岸成功的难度越来越大。相对而言,二战时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功率确实高于一战时期,但新生和往届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各有优势,影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因素很多。什么都不能一概而论。
在每年考研人数中,参加二战考研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占报考人数的30%。经过一些不完全统计,二战期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功率可以达到70%,但第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功率只有20%。事实上,这是有原因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优势在于经验。毕竟,谁能做到完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学生在第一年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对于考研过程也比较熟悉,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这些优势对于提高成功率也是非常有利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明年表现不好,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可以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二战考生甚至珍惜考研的机会。毕竟,时间成本仍然很高。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成功,可以选择再考一年,考公务员,出国留学,或者出去找一份应届生的工作。这种选择性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候选人要多。因此,这也是二战考生考取研究生的概率高于一战学生的原因。
在决定要不要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为什么我们在第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失败了。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客观因素包括考前复习材料不准确、备考时间不够、目标院校招生政策变化、目标专业竞争力过强等,只有弄清失败的原因,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预测我们能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克服这些困难。
考研是一个非常枯燥、重复性很强的过程,需要有很强的毅力去坚持。这将使许多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复习。在二战时期,这种主观因素也比较难调整,所以不建议这类学生选择二战;如果他们不想因为其他原因向父母要求经济资助,他们也应该可以选择在考研后迅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经过半年到一年的积累,你可以自食其力,经济上等一年,然后选择二战。
@xuefen.com.cn 2013-2022 闽ICP备2023010389号-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