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五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20/12/08 11:19:05文/admin

2021五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武义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广大研究生及其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招生专业目录包含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习方法等具体信息,以下是武夷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您提供帮助。

武义大学2021年攻读学术硕士学位

学科代码、名称及拟招生人数

学科简介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复试科目

学院联系方式

指导教师

*070100

数学

(15人)

本学科是依托广东省特色

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和“数据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微分方程,双曲几何、数值分析及其应用,运筹学、拓扑学和半群的代数理论等数学研究领域,在信息科学、大数据应用研究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近五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 90 余项,其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得各类奖项20余项;发表SCI和EI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180余篇。本学科15%的毕业生在国内著名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近80%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主要就业方向为教育行业、金融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01(全日制)拓扑学及其应用

02(全日制)半群的代数理论

03(全日制)组合数学

04(全日制)复分析及应用

05(全日制)运筹与优化

06(全日制)数值代数与数值计算方法

07(全日制)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

08(全日制)泛函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

09(全日制)数值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616数学分析

④818高等代数

以下三门任选一门:

①复变函数

②微分方程

③近世代数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联系人:

罗海老师联系电话:

0750-3296590

邮箱:wyusxy@163.com

谢祥云 王奇生关开中 曹文胜徐俊峰 袁仕芳欧见平 燕鹏飞周积团 刘衍民熊志平 谢利红黄金锐 杨寒彪郑成勇 刘赛华旷菊红 刘 晶

本学科依托广东省信号与信息处理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终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江门市大数据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江门市智能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市级科研平台;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青

与省级千百十工程人才10余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

10余人、博士生导师6人;在生物特征识别及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及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50余项,其

中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

省部级科技奖3项;出版著作10余部,在国内外重

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PCT国际专利20余件。

本学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瞄准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校政行企密切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在现代

信息技术领域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①(101)政治

甘俊英崔 岩张兴旺张? 昕

邱? 天

叶? 涛

李 阳邓辅秦余义斌曾军英麦超云江? 伟

习江涛冯? 跃

张? 玲应自炉李星星钟东洲丁? 毅林卓胜翟懿奎梁淑芬龙佳乐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01(全日制)人工智能

④ 专业基础课(以下

智能制造学部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15人)

02(全日制)生物特征识别

03(全日制)智能信息处理

04(全日制)现代通信

05(全日制)物联网及应用

06(全日制)机器视觉

课程任选一门,均为自主命题):

801信号与系统

802电路分析

803电子技术基础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 1 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联系人:石军霞老师

联系电话:3299355手机:15813781608

邮箱:

07(全日制)高速光子信息处理

804通信原理

445438766@qq.com

805数字信号处理

806自动控制原理

807电磁场与电磁波

本学科入选2016年省、市共建省重点特色学科,

2018年广东省“冲补强”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学科。主要培养新材料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拥有广东省光电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光电材料与元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建设平台江门LED研究院、广东省半导体绿色光源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金属氧化物光电材料与器件”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等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拥有大型科研设备资产超过8000万。

本学科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与

省级千百十工程人才3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10余

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者13人。近5年来,主持

各类科研项目超过100项,总经费5000多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0余篇。

本学科方向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与多家LED电光源龙头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光电薄膜材料公司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为区域绿色光源发光材料、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研

发人才。

曾庆光

汪 达

范东华

李炳乾

罗坚义

何 鑫

陈 岩

张 弛

陈叶青

杨为家

唐秀凤

梁 萍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16人)

01(全日制)发光材料与器件

02(全日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03(全日制)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802电路分析

824普通物理学

825材料科学基础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 1 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联系人:谭秀霞老师

联系电话:0750-3296401

箱:wlxy2013@126.comQQ:896590995

于? 洋

王 波陈毅湛陈 钊詹云凤郭? 月

高? 妍

禹 庭宋伟东

温锦秀李小双许成群王付鑫邓魁荣张业龙曹小兵王光霞

温大尉

陈智明

彭章泉

张忠华

卢锡洪

黄吉儿

袁铭辉

林 君

彭明营

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依托本学科建设的“大健康产业及清洁生产技术”学科为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学科实验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配备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核磁共振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蛋白纯化系统等),拥有总值超过亿元的一流实验平台。

近三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 6 项,省部级项目 4 项,

其他类项目32项,总经费2642万元;发表研究论文

81篇,其中SCI论文70篇,一区论文13篇;申请国

内发明专利82项,授权6项;参编专著和教材2部。本学科可以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水平

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的机会。主要为区域大健康产业、精细化工、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培

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联系人:

陈修文老师 联系电话: 0750-3299391

15907494069

邮 箱 :wyuchemcxw@126.comQQ 群号:573650780

陈小明??????? 刘国生

①(101)政治

江? 华??????? 叶萌春

梅天胜??????? 马志强

②(201)英语一

史炳锋??????? 王东辉

③(302)数学二

张? 珉??????? 刘 强

*081700

01(全日制)精细化工与催化技术

02(全日制)材料化学工程

03(全日制)环境治理及资源化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

陈? 超??????? 刘敏超

卿? 宁??????? 姜少华

化学工程

课程任选一门):

综合化学

郏建波??????? 刘长宇

与技术

816 化工原理

李亦彪??????? 李 滨

(15人)

819 有机化学

陈? 路??????? 白书立

朱忠智??????? 陈修文

820 分析化学

黄玉冰??????? 邵 琰

821 无机化学

王海平??????? 陈 玲

徐晓龙??????? 彭 超

谢? 锋??????? 莫宗文

汤柳燕??????? 张梦辰

本学科2018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19 年增列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药学学科建有人类重大疾病大动物模型联合创新基地、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普通高校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生物医药大数据中心等研发平台,各类精密仪器设备总价值约

3.5 亿元人民币。

近三年,药学学科承担了国家级项目 13 项,省

部级科研项目8项,各类经费总额达到5254万元。在国际主流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1篇,其中一区论文44篇,二区论文62篇。

本学科可以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水平

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的机会。主要培养能为

①(101)政治

张? ?j???????? 徐? 峻

赖良学???????? 汪? 舰

王少华???????? 张书宇

陈文华???????? 郭明全

彭金宝???????? 李冬利

邹庆剑???????? 张映辉

朱国东???????? 李红光

彭士勇???????? 冯? 娜

马爱军?? 吴家强李? 辰 徐 学 涛赵登高??? 马燕燕

吴盼盼???????? 刘文锋

张祥志???????? 李保琼

熊? 壮???????? 盛钊君

曾牡玲???????? 周小青

梁姚顺?????? 孙世利Eudald? Casals 胡金辉?????? 冯雁贤郎 明

②(201)英语一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

01(全日制)药物化学

02(全日制)药剂学

03(全日制)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物学

04(全日制)药理学

③专业基础课(以下

联系人:

*100700

课程任选一门):

徐学涛老师

药学

(822)药学综合 A(分

药学综合 C

联系电话:13763384694

(88人)

析化学、有机化学)

箱?????? :

(823)药学综合 B(药

wyuchemxxt@126.com

物化学、药理学)

QQ 群号:573650780

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所用的药学高层次专门技术研发人才。

*082100

纺织科学与工程

(15人)

本学科是省级、校级重点学科,拥有广东省唯一的纺织工程专业学术和工程硕士点。科研实力雄厚,纺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型染整技术等领域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学科拥有“广东省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省级平台和

2 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近五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65项,其中省部级以

上项目12项;获得各类奖项7项;授权专利23项,其中已转化3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已建立华盛顿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多个研究生工作站,毕业生除考取东华大学等高校博士继续深造外,主要在纺织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主管工作。

01(全日制)生物医用材料及生物医用纺织品

02(全日制)多维纳米材料

03(全日制)生物基材料及其制品

04(全日制)防护用纺织品

05(全日制)绿色功能化学品

06(全日制)纺织先进装备制造及纺织信息化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29纺织材料学

830 高分子化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功能高分子材料

②新型染整技术

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联系人:

于晖老师? 代栋梁老师联系电话: 15815785127

13392072946

邮 箱 :yuhuihui_2000@163.com

贾永堂??????? 张锦文

王先锋??????? 闫建华

于? 晖??????? 黄? 钢

巫莹柱??????? 李峥嵘

谢? 娟??????? 王春广

叶冬冬??????? 刘熙范龙飞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5人)

本学科拥有省级工程中心“广东省电子商务增强现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电子商务与公共信息服务研究所和江门市公共管理研究所等两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具备承担重大经济管理类项目的软硬件条件。

近五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

余项,近 20 项成果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励;发表SCI/EI 收录论文及人大全文转载论文 70 余篇。

学科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能够独立探索和协作研究管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和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提供充分的参与科研项目和大量的企业实践机会。

01(全日制)管理系统仿真与建模

02(全日制)管理信息化工程

03(全日制)金融工程

04(全日制)海洋经济与管理

05(全日制)电子商务与移动应用研究

06(全日制)银行信用评价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13 运筹学

81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15 管理学原理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 1 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经济管理学院联系人:

蒋淑萍老师联系电话: 13631879729

0750-3299331

邮箱:zfshupj@163.com

杨伟隆? 黄长征肖健华? 骆达荣邓祥明? 李运蒙于凤玲? 吴东武彭敏晶 陶雪萍

赵良辉? 王天擎刘联辉

081103

系统工程

(3人)

本学科在智能制造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以及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搭建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学科拥有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等 3个省级平台,江门市类脑计算与混合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市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具备承担重大系统工程类项目的软硬件条件。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 30 项,其中,

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承担并完成了大量

企业科技研发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实用

新型专利16项,获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SCI/EI

收录论文 30 余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利用学科的技术优势与珠三角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入的研发合作关系,可以为研究生提供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过程的实习实践机会。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埃

01(全日制)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与分析

02(全日制)工业互联网信息系统工程

03(全日制)自主智能系统与控制

① (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均为自主命题):

801信号与系统

805数字信号处理

806自动控制原理

808数据库原理

809 C语言程序设计

810数据结构

81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813运筹学

8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 1 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智能制造学部联系人:

石军霞老师?电话:3299355

手机:15813781608

邮箱:

445438766@qq.com

余文华 贾旭东李 霆? 董超俊王洪涛 李俊华梁新荣 黄? 辉李澄非 叶? 涛许 ?|? 曾志强罗 兵? 洪智勇何国辉 吴明芬陈 涛? 高? 乐李少勇 邢润丹

塞克斯大学等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了解智能制造系统和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系统工程学科的进展与动向。培养具有从事系统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工程设计开发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成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0人)

本学科在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及智能制造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学科目前拥有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2个省级平台;江门市类脑计算与混合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工业生产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个市级科研平台;建有广东省质量监督电声产品检验站、广东华南半导体光电研究院、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中远(江门)铝业有限公司等10多个研究生校企合

作培养基地,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 1500 多万元,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0项,其中,承

担国家、省部级项目13项;承担并完成了企业科技

研发项目3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授权实用

新型专利22件,获软件著作权25件;在国内外专业核心发表SCI、EI收录论文72篇,其中高被引、高影响因子的高水平论文18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利用学科

01(全日制)智能控制技术

02(全日制)智能系统

03(全日制)类脑计算与混合智能

04(全日制)电气设备故障监测

05(全日制)数据科学与技术及应用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均为自主命题):

信号与系统

电路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自动控制原理

808 数据库原理

809 C 语言程序设计

810 数据结构

81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 1 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智能制造学部联系人:

石军霞老师?电话:3299355

手机:15813781608

邮 箱 :445438766@qq.com

余文华 贾旭东崔 岩? 李? 霆王洪涛 董超俊许 ?|? 李俊华李千目 林卓胜梁新荣 黄? 辉李澄非 叶? 涛曾志强 邓辅秦洪智勇 何国辉吴明芬 陈? 涛高 乐 李 少 勇邢润丹 陈创泉

的技术优势与珠三角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入的研发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过程的实习、实践机会。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建立起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为研究生继续深造创造了条件。学科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领域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120202

企业管理

(6人)

本学在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旅游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领域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拥有江门工业发展研究院等2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具备承担重大企业管理类项目的软硬件条件。

近五年来,主持或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

余项,约 10 项成果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励;发表SCI/EI 收录论文及人大全文转载论文 30 余篇。

本学科围绕企业经营要素与环节对企业战略、组织、生产、营销、旅游、物流、财务、人力等企业流程与经营业务管理进行研究,以达到企业经营效率、效益与管理水平提升的目标。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当地大型企业建有2个研究生工作站,提供充分的参与项目研究和大量的企业实践机会,专门为

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01(全日制)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及治理

02(全日制)品牌营销管理

03(全日制)特色旅游管理

04(全日制)区域产业组织效能管理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13 运筹学

815 管理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或者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 1 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经济管理学院联系人:

蒋淑萍老师联系电话: 13631879729

0750-3299331

邮 箱 :zfshupj@163.com

王润良 费明胜何 浏? 王纯阳吴海民 伍? 锋许姣丽 樊建锋荣 浩? 姜文仙陈琼娣 王劲屹祁黄雄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人)

本学科方向培养轨道交通智能运营方面的特色人才。轨道交通学院现有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依托机械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进行研究生招生,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600 余人,教职工 30

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学院的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方向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五邑大学-中国中车新会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江门)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安全测控技术”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是广东省轨道交通领域唯一重点学科。经过近8年的建设,我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形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优良、教学条件先进、校企协同密切、办学特色明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成为华南地区培养国家干线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主要本科高校。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学校高水平工科大学建设,学校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过亿的资金用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研究特色,设“智能管控”“智能运营”“智能检修”等3个研究方向,重点对接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重点构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未来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制造、维修关键技术,发挥产学研优势,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车辆工程、运营管理、自动化、电气化等专业方向素质技术

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提高轨道交通行业国际

01(全日制)列车运行环境安全管控技术与装备

02(全日制)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监测技术与装备

03(全日制)轨道交通关键设备智能监测与运维决策技术

04(全日制)区域城际铁路智能化客运营销技术

05(全日制)轨道交通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

06(全日制)轨道交通客流数据分析及运输组织仿真技术

07(全日制)轨道交通运输智慧运营与管理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均为自主命题):

801 信号与系统

802 电路分析

803电子技术基础

806自动控制原理

808 数据库原理

809 C 语言程序设计

810 数据结构

81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 1 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轨道交通学院联系人:

翟玉江老师

电话:0750-3296152 手机:13827018538王前选:18026792459

邮 箱 :zyj0492@sina.com

肖 蒙? 杨笑悦苏焕银 王文宪林群煦 王前选刘吉华 李志伟黄 莎? 李? 鹏李永健 何成刚徐志彪 黄尊地何成刚

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技术和高水平人才支撑。

五邑大学 2021 年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拟

招生人数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简介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复试科目

学院联系方式

指导教师

085400

电子信息

(90人)

本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在智能化设备、机器视觉、大数据处理及应用领域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光机电工程教育中心4个省级平台,以及江门市嵌入式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数据技术中心等4个市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50

余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

级项目20项;取得省级奖项1项、市级奖

项6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8 项;发表

01(全日制)智能化设备

02(全日制)现代通信系统

03(全日制)机器视觉

04(全日制)物联网

05(全日制)数字图像处理

06(全日制)移动互联网软件

07(全日制)虚拟现实

08(全日制)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均为自主命题):

信号与系统

电路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自动控制原理

电磁场与电磁波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1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智能制造学部联系人:

石军霞老师?电话:3299355

手机:15813781608

邮箱:445438766@qq.com

余文华 习江涛李千目 冯? 跃徐 峻? 崔? 岩叶 涛? 丁? 毅李俊华 邓辅秦曾志强 张兴旺张 玲? 董超俊甘俊英 邱? 天张 昕? 应自炉罗 兵? 钟东洲余义斌 黄? 辉梁淑芬? 何国辉

李鹤喜? 刘兴林

SCI/EI 收录论文 120 余篇。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研究生,提供大量的企业学习机会和海外高校公派交流学习机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主要为区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领域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808 数据库原理

809 C 语言程序设计

810 数据结构

8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Java)

洪智勇 陈? 涛李星星 林卓胜高 乐 江 伟

085500

机械

(70人)

本学科是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珠江学者设岗建设学科。本学科拥有智能设计及装备、激光加工、数控装备、机器人、增材制造等6个研究方向。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

教师队伍,博士占比90%;导师团队包含中组部“**”学者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1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6人、博士生导师3人。

近五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5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等20多项;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9项;获

得授权专利 63 项,其中发明专利 29 项。

本学科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4个市

级工程中心,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8000多

万元,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建设有20余家企业研究生实践基地,围绕国家、地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培养从事现代机械工程领域设计、精密检测与制造、激光加工、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的产品研发方面的高级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01(全日制)智能设计与智能装备

02(全日制)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

03(全日制)高精数控加工装备

04(全日制)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

05(全日制)特种机器人技术

06(全日制)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 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均为自主命题):

826工程力学

827机械原理

828机械设计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1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智能制造学部联系人:

钱艳华老师?电话:3299709

手机:13923073588

邮箱:1649747@qq.com

徐百平 王广龙李会军 潘增喜梁艳阳 曹明轩王 颖? 杨? 建王建生 李? 霆杨铁牛 康献民孔凡国 杜遥雪耿爱农 李辛沫周俊荣 吴勇华崔 敏? 江? 励李昌明 杨保健王琼瑶 毛志红王宏民 韦昭召苏建敏 喻慧文肖书平

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依托本学科建设的“大健康产业及清洁生产技术”学科为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学科实验中心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配备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

(核磁共振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蛋白纯化系统等),拥有总值超过亿元的一流实验平台。

近三年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

级项目11项,其他类项目54项,总经费超

过5000万元;发表研究论文140篇,其中

SCI论文120篇,一区论文21篇;申请国

内发明专利102项,授权8项;参编专著和

教材 3 部。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机会,还可以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的机会。主要为区域大健康产业、精细化工、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陈小明???????? 赖良学

刘国生???????? 江 华

梅天胜???????? 马志强

史炳锋???????? 王东辉

张? 珉???????? 刘 强

叶萌春???????? 张书宇

陈? 超???????? 刘敏超

卿? 宁???????? 姜少华

郏建波???????? 刘长宇

李亦彪???????? 李滨

085600

材料与化工

(90人)

01(全日制)健康产品研发及制药工程

02(全日制)精细化工与催化技术

03(全日制)材料化学工程

04(全日制)环境治理及资源化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16化工原理

817药物化学

819有机化学

820分析化学

821无机化学

综合化学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联系人:

陈修文

联系电话: 0750-3299391

15907494069

邮 箱 :wyuchemcxw@126.comqq 群号:573650780

陈路???????? 白书立

朱忠智???????? 陈修文

黄玉冰???????? 王海平

陈? 玲???徐晓龙

彭? 超??? 张??? ?j

徐?峻???????? 汪?舰

王少华????????陈文华

彭金宝???????? 李冬利

郭明全????????邹庆剑

张映辉???????? 朱国东

李红光???????? 彭士勇

冯?娜???????? 马爱军

吴家强???????? 李辰

徐学涛???????? 赵登高

马燕燕???????? 吴盼盼

刘文锋???????? 张祥志

李保琼???????? 熊壮

盛钊君???????? 曾牡玲

周小青???????? 梁姚顺

孙世利???????? 张梦辰

Eudald Casals

胡金辉???????? 冯雁贤

谢? 锋?????? ?????? 莫宗文汤柳燕?????? 郎 明

085600

材料与化工

(60人)

本学科入选2016年省、市共建省重点特色学科,2018年广东省“冲补强”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学科。主要培养新材料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拥有广东省光电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光电材料与元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建设平台江门LED研究院、广东省半导体绿色光源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金属氧化物光电材料与器件”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等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拥有大型科研设备资产超过8000万。

本学科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

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杰出

青年基金获得者与省级千百十工程人才3

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10余人,具有博士

生导师资格者13人。近5年来,主持各类

科研项目超过100项,总经费5000多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0余篇。

本学科方向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与多家LED电光源龙头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光电薄膜材料公司协同培养研

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

01(全日制)发光材料与器件

02(全日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03(全日制)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02电路分析

824普通物理学

825材料科学基础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1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联系人:谭秀霞老师

联系电话:0750-3296401

邮箱:wlxy2013@126.comQQ:896590995

曾庆光?汪?达范东华?李炳乾罗坚义?何?鑫陈? 岩? 张?弛陈叶青杨为家唐秀凤梁??????萍于? 洋?????? 温锦秀王?波?李小双陈毅湛?许成群陈?钊?王付鑫詹云凤?邓魁荣郭?月?张业龙高?妍?曹小兵禹?庭?王光霞宋伟东?温大尉陈智明?彭章泉张忠华?卢锡洪黄吉儿?袁铭辉林 君 彭明营

为区域绿色光源发光材料、光电薄膜材料与器件、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

085600

材料与化工

(15人)

本学科是省级、校级重点学科,拥有广东省唯一的纺织工程专业学术和工程硕士点。科研实力雄厚,纺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型染整技术等领域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学科拥有“广东省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省级平台和2个市、校级科研平台,实验仪器设备先进。

本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先后与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冠华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为研究生提供大量企业实习实践机会,锻炼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毕业生除考取东华大学等高校博士继续深造外,主要在纺织相关领域从事技术主管工作。

01(全日制)生物医用纺织品

02(全日制)生态染整技术

03(全日制)防护用纺织品

04(全日制)可穿戴智能纺织品

(全日制)产业用非织造产品

(全日制)纺织先进装备制造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29纺织材料学

830高分子化学

以下任选一门:

①功能高分子材料

②新型染整技术

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联系人:

于晖老师? 代栋梁老师联系电话: 15815785127

13392072946

邮 箱 :yuhuihui_2000@163.com

贾永堂 张锦文王先锋 闫建华于? 晖? 黄 钢巫莹柱 李峥嵘谢 娟 王 春 广叶 冬 冬 刘 熙范龙飞

085900

土木水利

(15人)

本学科凝炼并实践的“企业嵌入式多目标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建筑技术与设备、房屋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及工程管理方向产学研成果较多;建筑遗产保护和修缮研究方面富有侨乡特色,近年完成一系列建筑遗产保护项目,成果丰硕;拥有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设计实验室教学平台、江门市建筑勘察检测技术中心、江门市五邑大学建筑设计所等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及机构。

学科师资队伍力量较强,共有教师 40

人,其中博士24人,教授或教授级高工7

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18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2.5%,土木水利系列的教师当中,具有国家注册工程师资格的教师比例为45%。学科注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先后与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建邦兴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门市建筑设计院等20多家企业,以及江门市勘察设计协会、江门市建筑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聘任了25位企业高级工程师兼职研究生企业导师,并将逐步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为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本学科主要培养建筑技术与设备、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及水利工程管理等建设工程领域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近五年发表论文150余篇,纵横向项目

120 余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 900 多万。

01(全日制)建筑技术与设备

02(全日制)房屋建筑工程

03(全日制)交通土建工程

04(全日制)水利工程管理

① (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根据研究方向选一门):

建筑力学(01研究方向);

建筑物理(01研究方向);

材料力学(02、03研究方向);

结构力学(02、03研究方向);

工程经济学(04研究方向);

水力学(04研究方向)。

根据研究方向选一门:

①建筑施工技术(01 研究方向);

②建筑设备(01 研究方向);

③土木工程综合(02、03研究方向);

④ 建设工程管理(04 研究方向);

⑤水资源规划及利用(04 研究方向。

土木建筑学院联系人:

李政老师联系电话:

0750-3296371

邮箱:wyutj@qq.com

刘红军王连坤曾晖张文志张万胜陈孔亮吴?F谭金花张以红张炯朱久江

085500

机械

(5人)

本学科拥有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导师教育背景丰富,含海归博士多名。学院投资建设了由14个实验室组成的“设计综合实验中心”。

中心建筑面积逾7000平方米,仪器设备

638台套,设备完好率达98%,资产总值约

800 多万元。

近年来,我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圣若瑟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科研成果丰富。学院服务企业涉及深圳、中山、广州、佛山、珠海等周边地区行业龙头企业,申请的专利超过4500项。此外,

我院共有7个省市级科研平台,研究生进入科研平台,直接获得面向一线企业的专业实践的机会。师生积极参与国际性、全国性和地区性大赛且获奖成果丰硕,包括美国IDEA 铜奖、A’designAward一等奖,红点奖,IF奖、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银奖等,目前

有多件作品获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01(全日制)智能装备产品设计

02(全日制)智能家居与家具设计

03(全日制)智能穿戴产品设计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或专业课

(以下课程任选一门,均为自主命题):

837专业产品设计

838工业设计工程

839 设计史论

注:参加专业产品设计考生需自带绘图、绘画工具以及A3幅面或8开绘图绘画纸张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1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

艺术设计学院联系人:

梁老师

电话:3299095

手机:15915849384

邮箱:598593594@qq.com

张 超王汉友温为才陈振益黄 骁

085500

机械

(25人)

本学科方向培养轨道交通智能维护方面特色人才。轨道交通学院现有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交通工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和机械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5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其中硕士

研究生导师15人。学院的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方向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方向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五邑大学-中国中车新会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现有“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江门)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安全测控技术”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是广东省轨道交通领域唯一重点学科。经过近8年的建设,我校轨道交通类专业形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优良、教学条件先进、校企协同密切、办学特色明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成为华南地区培养国家干线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主要本科高校。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及技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学校高水平工科大学建设,学校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过亿的资金用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研究特色,设“智能管控”“智能运营”“智能检修”等3个研究方向,重点对接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和

江门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重点构建高速铁

01(全日制)列车关键设备在途安全状态监测技术与装备

02(全日制)轨道车辆关键部件故障智能检测技术

03(全日制)轨道车辆智能维修关键技术与装备

04(全日制)轨道车辆大数据挖掘与智能运维决策技术

05(全日制)轨道交通关键设备智能监测与运维决策技术

06(全日制)列车运行环境安全管控技术与装备

07(全日制)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监测技术与装备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专业基础课(以下课程任选一门):

826工程力学

827机械原理

828机械设计

从初试科目表中任选1门与初试科目不重复的课程。

轨道交通学院联系人:

翟玉江老师

电话:0750-3296152 手机:13827018538王前选:18026792459

邮 箱 :zyj0492@sina.com

肖 蒙

林群煦 王前选刘吉华 李志伟黄 莎? 李? 鹏苏焕银 李永健王文宪 何成刚徐志彪 黄尊地杨笑悦

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未来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制造、维修关键技术,发挥产学研优势,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面向轨道交通行业培养车辆工程、运营管理、自动化、电气化等专业方向素质技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提高轨道交通行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技术和高水平人才支撑。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10人)

本学科主要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良好的学识修养,掌握较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在教育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

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0余名,具有博士

学位20人;获评江门市优秀教师和优秀社

科专家4人;有3门课程为广东省优质课程,

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教研教改课题10余

项,市厅级8项,获得2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位教师获广东省高校

01 思想政治教育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1)思想政治教育学

复试科目:

思想政治教学论同等学历加试:

①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老师

电 话 : 18825080450,

0750-3296513

邮 箱 :wyumkszyxy@126.com

陈新田王继远付绯凤何进军牟爱华尚小华

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讲课比赛三等奖,全体教师教学获学生评价优秀等次。在权威刊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

目前,学院获批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已与江门市教育局、江门一中等所有重点中学建立了研究生教育示范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兼职导师,保证所有学生有充足的实习实践机会,为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

件。

045103

学科教学

(语文)

(10人)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语文教师。

本学科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名。8位教师获得过江门市优秀社科专家、优秀教师、优秀文艺家等荣誉。3位教师担任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顾问。获国家级、省级教育教研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0余

篇,出版教材1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

果二等奖 2 项。

学生业绩突出:国家级、省级学生立项3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表现出色,赛绩卓然。毕业率和就业率历年均达100%,就业单位集中于珠三角地区。目前,已与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紫茶小学、新会一中、鹤山市第一中学等重点学校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聘请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中小学教师

担任兼职导师,与中山、顺德、南海等地

01(全日制)语文教育与教学

02(全日制)语文课程与教学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2)语文综合

复试科目: 笔试:

语言、文学综合面试

文 学 院 联系人:

黄老师 宋老师

联 系 电 话 :3296343,3296951

qq 群 :907452675 邮 箱 :2436283042@qq.com

谢珊珊翦伯象柯贵文周 颖李翠叶周 文

多所学校建立了的合作关系,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045108

学科教学

(英语)

(10人)

本学科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过硬的综合英语技能、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英语教师。

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5名,有博士学位

教师9名;获评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及优秀教

育工作者10余人。近年来,承担教育部课

题2项,其中省级课题近10项,出版教材

10部,发表教育教改论文数十篇。我院硕士生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教学设计及技能大赛及全国师范生“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中,均有出色表现并获奖。另有多位硕士生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

目前,已与江门一中、江门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景贤中学、新会华侨中学、培英高级中学、江门九中等中学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及教研员担任兼职导师,保证所有学生有充足实习实践机会,夯实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01(全日制)英语教育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4)综合英语

复试科目: 笔试:

英语语言综合

面试:听说、专业面试

外国语学院联系人:

陈老师、周老师电话:

0750-32990163299317

邮箱:waiyuky@163.com

田文燕周庭华阳小华杨建国许名央娄宏亮

评论:

学生人数仅供参考,以国家下达的计划在校生人数为准。

学科代码前的*表示2021年按一级学科招生,其余按二级学科招生。

三。请在自己设计的2021年研究生课程表和教学大纲的网站上下载。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考研会因为疫情推迟吗 考研会推迟吗2023
考研今日出成绩了吗 考研成绩查询时间2022
2022考研成绩在哪里查询 查询考研成绩的6种方法
2022考研国家线会不会降
2022考研国家线什么时候公布 2022考研国家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