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定要做好数据研究,通过招生比例,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竞争实力,同时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高校考生人数、录取人数与实际生源的比例,并了解高校招生比例信息,对高校的选拔可以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
考研年份 | 报名人数(万) | 报名增长率 | 录取人数(万) | 考录比例 |
2018 | 238万↑ | 18.4% | -- | 3.4:1 |
2017 | 201万↑ | 13.56% | -- | 3.1:1 |
2016 | 177万↑ | 7% | 51.7万 | 3.4:1 |
2015 | 164.9万↓ | -4.1% | 49万 | 3.3:1 |
2014 | 172万↓ | -2.3% | 57万 | 3.0:1 |
2013 | 176万↑ | 6.3% | 53.9万 | 3.3:1 |
2012 | 165.6万↑ | 9.6% | 51.7万 | 3.2:1 |
2011 | 151.1万↑ | 7.9% | 49.5 | 3:1 |
2010 | 140万↑ | 12.4% | 46.5万 | 3:1 |
2009 | 124.6万↑ | 1.3% | 47.5万 | 2.6:1 |
2008 | 123万↓ | -4.1% | 39万 | 3.0:1 |
2007 | 128.2万 | 0.9% | 36.4万 | 3.5:1 |
2006 | 127.1万↑ | 8.4% | 40.2万 | 3.2:1 |
2005 | 117.2万↑ | 24% | 32.4万 | 3.6:1 |
2004 | 94.5万 | 18.6% | 33万 | 2.9:1 |
2003 | 79.7 | 27.7% | 22 | 2.9:1 |
2002 | 62.4 | 35.7% | 16.4 | 3.2:1 |
2001 | 46 | 17.3% | 13.3 | 4.2:1 |
2000 | 39.2 | 22.9% | 10.3 | 4.6:1 |
1999 | 31.9 | 16.4% | 7.2 | 4.9:1 |
1998 | 27.4 | 13.2% | 5.8 | 4.7:1 |
1997 | 24.2 | 18.6% | 5.1 | 4.7:1 |
1996 | 20.4 | 31.8% | 4.7 | 4.4:1 |
1995 | 15.5 |
招生比例是指报考人数与实际人数的比例。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将分数分为考前和考后两个阶段:考前的比例是指报考人数与应届录取人数的比例。如果招生比例大于1,则意味着报考人数多于学生人数。同样,如果招生比例小于1,就意味着报考人数少于学生人数。考前招生比例是指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所以比例可以小于1。考后招生比例是指实际报考人数与实际在校生人数的比例。
1有助于研究生招生考试机构引导考生选择高校
事实上,对于一些第一次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考研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一无所知。在这个时候,咨询机构的顾问就像他们的指路明灯。学生可以通过辅导员的谈话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在高校的选择中,咨询顾问的推荐往往在考生的最终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生招生考试机构关注招生比例信息,咨询师可以通过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的变化来分析高考报名难易程度。同时,核对报表与记录的比例,也能起到比较的作用。所谓“购物比较”,通过研究招生比较,咨询老师可以找到真正适合考生的高校。
2对于考生自主选择高校起到了引导作用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试就像一场残酷的战争,每个人都渴望在这场战斗中获胜。但雪巴毕竟是少数民族。考场里的基数大多是学习能力一般的普通学生。研究生作为国家选拔考试的最高水平,其难度系数和激烈竞争的程度可想而知。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一般、梦想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果我选择了这所大学,那么我能进入这所大学吗?”通过查看招生比例,他不仅可以看到历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变化,而且对录取成功率也有一个简单的概念。以下是近年来考研人数统计表,供学生参考。
@xuefen.com.cn 2013-2022 闽ICP备2023010389号-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