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依据、形势与现实五个部分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
1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的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完全正确的,能够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就在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点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多选)
三。毛泽东思想不仅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实践证明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多选)
4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开端。
②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系统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战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性。
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6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基础。
7党必须解决两大历史问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多选)
(八)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②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提出的现实基础。
10科学发展观,第一个重要含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规划。
11以人为本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科学发展观是既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1
第一,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不能离开。这是我们社会的本质。
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从我们的发展水平来看的。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含义,必须反对右倾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承认中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就可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关于革命发展问题的机械论,也是右倾的认识根源。
第二,它是关于革命发展问题的乌托邦理论和认识“左”倾的主要根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指出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正确认识我们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的飞跃。
(3)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推动任何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现实。
毛泽东、石刚、斯修、当代与时政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们既要注意知识本身,也要注意回答的角度。对于历史的轮廓来说,把握时间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在舞台上犯错误。在这些科目的后期背诵短跑论文的作用更为重要。在早期阶段,我们需要阅读和准备一些习语,用政治术语而不是白话来表达。当前,我们应该关注时事热点问题,研究话语体系和组织答案的方法。
对马远来说,最重要的是形成脑图,清晰地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框架关系,判断测试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确定后,可进行细分。辩证法包括两个一般特征、三个规律、四种辩证思维方法和五对基本范畴。这样,即使在答题时看不到原理,也可以通过筛选来防止漏答题,争取得到满分。
@xuefen.com.cn 2013-2022 闽ICP备2023010389号-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