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院系介绍

2015/04/13 02:04:27文/网编1

系部设置

中医系

中医学

医疗美容技术

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管理

护理系护理助产

针推保健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中医骨伤

药学与检验系药学中药中药制药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基础部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思政部

基础部

基础部是学校目前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着各系的医学基础和公共课程的教学任务,下设有办公室和10个教研室(德育教研室、体育教研室、语文教研室、外语教研室、数理教研室、解剖教研室、生物教研室、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生理教研室、病理教研室)。现有在编教职工98人,专任教师7 1人,兼职教师23人(包括管理人员4人),实验技术员4人,其中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32人,讲师29人,助教及实验技术员37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2人。

现有心理学、解剖学等实验室22间,实验设备总价值约450万元,拥有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多媒体显微投影仪和病理诊断分析仪等较先进的实验设备,能满足学校普通大专各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学校正积极筹备资金,拟建3个学校重点实验室(病理形态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心理实验室),为下一步打造省重点实验室做准备。

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经过基础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工作、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①共主编、参编教材多部,部分教学成果在省内外推广应用,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及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欢迎。②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绵阳市优秀教师 5人;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绵阳市学科带头人7人;评为学校首届教学名师11人(基础部教学名师占整个学校20人中的55%)。 ③解剖教研室老师参加西南三省和四川省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比赛均获得三等奖。④英语教研室组织该校2006级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二级(SCET-II) 过关率达90.5%(省平均过关率为32%);三级(SCET-III)过关率为71.23%(省平均过关率为22%)。2007年4月该校181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D类比赛中十余人获奖;参加四川赛区比赛获特等奖一名;同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比赛获二等奖一名。⑤体育教研室组织学生参加2004年绵阳市教育系统首届运动会获得学生女子排球比赛的金牌;2007年参加绵阳市排球运动会获得学生女子比赛的铜牌。

基础部每年承担着全校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学任务大约36300学时,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在全校的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正在着手建立基础医学网络辅助教学体系,研制多媒体课件,大力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下一步,还将紧紧围绕“广人文,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继续发扬拼搏奉献的精神,勇于探索,积极改革,锐意进取,蓄意创新,努力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系

中医系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业教师3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5人,讲师17人,硕士研究生9人,双师型教师有31人,专任辅导员2人,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中医临床水平,承担学校中医学基础和临床各科的教学任务,并成为该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工作的核心力量。其中成家懋副教授曾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首届学校“教学名师”,我系有绵阳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系部教师近几年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5篇,省、市级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申报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项目三项,绵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一项已获批准。

中医系负责学校中医学专业,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以及5年高职中西医结合专业类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有专职的辅导员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文化娱乐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现有各种学生社团3个,在传统武术、书法、医学论坛方面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本系具有健全的中医学技能培训实验室,现有中医学基础诊断实验室,中医临床实验室,模拟教学医院,“治未病”研究中心,注重对学生中医学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努力使学生成为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临床医学系

现下设内科学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五官口腔科学教研室、预防医学教研室共七个教研室和一个系行政办公室。

临床医学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职工48人,专职教师34人,兼职教师14人。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7人,讲师、主治医师24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5人(其中在读1人)。 “双师”型教师43人,占全系教师人数的90%。

临医系配备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实训室。实验(实训)设施完善,设备先进;配备有价值近200万元的教学仪器和试验教学模型,可以满足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学。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按照部颁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分三大部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理论课课堂讲授阶段,公共课程(第一学期完成)、医学基础课程(第二、三学期完成)、专业课程(第三、四学期完成)。第三学年进入第二阶段学期,全年进入临床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临床医学系现设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为:服务地方、面向基层、面向社区,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人才;并且转变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理念,根据基层医疗卫生需求,选定方向,专科特长,全科特色,为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耳鼻喉口腔科学、中医学。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和监督管理、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技能,能在区(县)及乡镇卫生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要、临床医学概要、卫生事业管理学、管理学基础、卫生法学、学校卫生、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学校拥有附属医院两所,在全省拥有60所教学实习医院,其中“三甲”医院4所,“三乙”医院2所,“二甲”医院35所,“二乙”医院19所,开放床位14000余张。学生的见习、实习得到充分保障。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就业: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该校临床医学系2009届、2010届两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超过95%。充实和加强了基层医疗队伍,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专科学生升入本科学习:该校符合专升本条件的学生第三学年末,可自愿报名参加与泸州医学院联合的全日制普通专升本的学习,通过理论考试和面试后按比例录取。分别毕业后获得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和泸州医学院“本科”文凭。

现全系共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近800人,下设系团总支、系学生会两个组织及多个学生社团。

护理系

护理系成立于2008年4月,是一个年轻、团结、上进的集体,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5人,其中硕士生5人,在美攻读硕士学位1人,副高以上职称10人,讲师10人,一人担任绵阳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同时,该系还聘请了绵阳市各大医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和护理管理者做为兼职教师。该系开设有护理(含涉外护理方向)专业、助产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000余人。护理专业是该校办学历史较长的专业之一(1958年开办),1974年增设助产专业,五十年来已培养护理人才万余人,大多数毕业生都已成为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经过50年的努力,护理专业已发展成为办学条件较好,综合实力较强,办学成绩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学生就业率高,示范作用好的重点专业。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护理实训中心建设,建成了在全省具有一流水平的模拟医院的实验实训基地,添置和更新了一大批专业教学设施与设备,能够开出临床护理常用的实验和实训项目。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广,在英国、北京、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成都、重庆及绵阳等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养老院都有该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就业形势好。近2年,有部分学生在北京大学附属首钢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深圳、珠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成都等各大城市三级医院以及国外就业。(2009年有4名学生到英国带薪实习,2010年有3名学生到芬兰高薪就业。)

专业介绍

一、护理专业

培养方向:根据国家的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现代护理理念及人文社会医学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城乡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急救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毕业生面向国际、国内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

主要开设课程:基础医学、临床护理学、基础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人际沟通学、妇产科护理学及中医基本常识、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练习以及毕业临床护理实习。

二、护理(涉外护理)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掌握现代护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运用公共英语、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熟悉中医辨证施护、整体护理,具有一定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从事涉外护理、临床护理、专业外文编辑翻译出版等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护理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大、中城市三级医院、外资、合资医院以及国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保健机构、养老院等。

三、助产专业

培养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妇女保健知识、助产专业和护理基础的理论、技能;能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助产工作中的问题;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和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面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产科护理、妇幼保健、妇幼健康教育与咨询、家政服务公司(母婴保健)等工作。

主要开设课程:妇科学、产科学、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人际沟通学、妇科护理学、产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基本技能操作练习以及毕业实习(重点是妇科、产科、新生儿科)。

针灸推拿保健系

一、针推专业(普专):

(一)、主要学习内容:

1、基础理论的学习:

(1)传统中医理论:中医学基础(经络腧穴理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

(2)现代医学理论:西医基础理论和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基本技术的学习:

(1)传统技术的学习:针灸技术、推拿技术、特色保健技术刮痧等。

(2)现代技术的学习:电针、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电脑中频治疗、红外线疗法、超声波治疗、磁疗、小针刀、微波治疗、中药熏蒸、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蜡疗、药物离子导入等。

(3)先进设备仪器使用的学习

(二)、专业运用:

1、诊治专业优势病种:通过传统和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相结合,诊治内科疾病(失眠、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中风、瘫痪等),骨伤伤科疾病、妇科、儿科疾病、康复病症。

(三)毕业去向:

1、各级医疗单位、康复中心从事医疗工作;

2、大型保健企业担任技术管理干部;

3、自主创业:保健按摩院、保健企业、社区康复中心;

(四)专业特点:

1、 学生在校学习三年,采取与医院共同培养模式,在医院、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的临床实践学习时间达到1年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2、学生在校期间均取得“中级按摩师证”,毕业后可考取执业医师证。

3、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时间和理论学习的时间相等,学生学习兴趣高。

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普专):

(一)、主要学习内容:

1、基础理论的学习:

(1)传统中医康复理论:中医学基础(经络腧穴理论)、中医养生保健、中医临床康复等。

(2)现代医学理论:西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康复医学基础、疾病康复学、医学心理学)等。

2、基本技术的学习:

(1)传统康复技术的学习:传统运动疗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传统中医养身保健(中医药膳等)针灸技术、推拿技术、特色保健技术等。

(2)现代康复技术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评定技术、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矫治(ST)、心理咨询等

(3)先进设备仪器使用的学习

(二)、专业运用:

1、诊治专业优势病种:主要通过传统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具有身体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和社会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全面整体的功能恢复。

2、保健:针对健康人群进行医疗保健、针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功能调理。

(三)毕业去向:

1、市县级医院的康复理疗科、省市级康复治疗中心、基层医疗单位、社区医院从事医疗技术工作

2、大型保健企业担任技术管理干部。

3、自主创业:保健按摩院、保健企业、社区康复中心;

(四)、专业特点:

1、 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在医院临床实践学习时间达到1年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2、学生在省市级大型西医医院康复科实习,学习现代最先进的康复技术。

3、学生在校期间均取得“中级按摩师证”,毕业后可考取康复治疗(士)(师)。

三、中医骨伤专业(普专):

(一)、主要学习内容:

1、基础理论的学习:

(1)传统中医骨伤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基础、中医筋伤内伤学、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针灸学、推拿学等。

(2)现代医学理论:西医基础理论、骨科常用手术学、西医外科学等。

2、基本技术的学习:

(1)传统技术的学习:中医正骨技术、中医理筋整复技术、、特色正骨技术、针灸技术、推拿技术等。

(2)现代技术的学习:现代医学常用骨科手术技术。

(3)先进骨伤类设备仪器使用的学习

(二)、专业运用:

诊治专业优势病种:传统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治疗骨科疾病、伤科疾病等

(三)毕业去向:

1、医疗单位、社区医院、个体诊所、康复中心等从事骨科医疗工作

2、自主创业:开设个体诊所。

3、在学校期间

(四)专业特点

1、学生在校期间均取得“中级按摩师证”,毕业后可考取执业医师证。

2、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时间和理论学习的时间相等,学生学习兴趣高。

药学与检验系

药学与检验系[7] 现开设4个专业:中药专业、医学检验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和医药营销专业。

①中药专业培养方向:该专业培养从事中药生产、调剂、质检、经营等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从事中药调剂、制剂、饮片加工、市场营销、质检、管理或中药材生产工作。

中药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概要、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临床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制药化工过程与设备、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药物营销学企业管理等32门课程;

②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向:该专业培养从事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机构、预防保健、医学科研等单位,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等工作。

医学检验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卫生统计、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学检验;

③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培养具有中药资源调查、引种驯化、开发、利用、保护和中药规范化生产,以及相关中医药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生产加工、经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气候资源学、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病理学、药用植物昆虫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药政法规等;

④医药营销专业培养方向: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医药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医药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医药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医药营销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医药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等。

专业设置的层次有:高中起点的普通大专(学制三年),高中起点的普通中专(学制三年),初中起点的普通中专(学制三年),高职大专(学制五年)。在学校各级领导指导下和全体药学与检验系教师的辛勤耕耘下,药学与检验系将不断发展壮大。

推荐阅读: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成都双流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 成都双流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2022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就业情况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好不好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怎么样好不好